、
11月21日下午,我室邀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华南师范大学李胜教授和国家杰青、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院长舒友生教授前来讲学,带来了题为“变态发育与昆虫多样性”和“神经细胞及其网络兴奋性的决定机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实验室主任刘少军教授主持。
李胜详细介绍了昆虫变态发育的研究过程以及他所建立的“完全变态发育的分子调控”理论模型。他通过讲述研究分子信号途径,揭示了昆虫的生物多样性,并提出期望——完善昆虫变态发育的“剧变”与“渐变”模型。最后,李老师饶有兴致的介绍了他目前的研究对象——蟑螂,通过对蟑螂的研究,在生物防治以及药物开发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舒友生向大家介绍了脑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前景,阐述了神经细胞兴奋性产生机制,其抑制性产生是由于GABA物质的释放。随后,舒友生讲述了锥体细胞的兴奋、PV细胞的抑制和SST细胞的抑制与轴突的相关位点的关联。最后舒友生教授讲解了癫痫这种疾病和钠离子通道之间的关系。
报告结束后,李胜和舒友生针对师生的提问进行了解答。
主讲人简介:
李胜,男,1971年生,博士,我校90级校友。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百人计划、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昆虫学家,我国现代昆虫科学研究领头人之一,在昆虫发育遗传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享有重要的国内外学术声誉。发表SCI论文75篇,其中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论文48篇;授权专利6项。组织和承担了多项国家基金委重点、重点国际合作和面上项目、973课题、863项目、转基因专项等国家级研究任务。多次应邀在重大国际会议做主题和大会报告,担任国际大会主席和组委员成员;被8个国内外期刊聘为编委;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广东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昆虫发育与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
舒友生:199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教育专业;1999年获中科院上海脑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1999-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麻醉学系和神经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2013年,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1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基金委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资助。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等。研究方向:利用电生理、光遗传学、离子成像、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对神经元及其神经网络电活动的形成机理和编码机制进行研究,致力于从细胞和网络水平阐明正常的脑功能机制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基础。主要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PLoS Biology、PNAS、Cerebral Cortex、Journal of Physiology等国际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