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腿子”院士养出“三好”鱼
刘少军院士指导团队成员开展研发工作。
草鱼、鲫鱼等淡水鱼能够提供丰富的优质鱼类蛋白,物美价廉,自古以来便是湖湘地区人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
而为了让老百姓们吃上好养、好吃、好看的“三好”鱼,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少军花了三十多年。
正值初夏,走进湖南荞麦湖优质鱼类研究院,水岸边湖风猎猎,万亩鱼塘在烈日下波光粼粼,昭示着我市水产渔业发展势头正劲。
“何谓水产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刘少军说,“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良种、良养、良销,推动渔业从粗发型生产向生态高效健康的养殖模式转变。”
根据国家规划,2025年,我国将布局建设30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路,带动中国农业走上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2023年春天,刘少军院士团队正式入驻我市屈原管理区凤凰乡荞麦湖水域,开始建设湖南荞麦湖优质鱼类研究院暨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荞麦湖一带水域面积可达9500余亩,是国内少见能做到水产养殖有种有业的好地方。”湖南荞麦湖优质鱼类研究院副总经理张红塔介绍,项目建设初期便采用“研发+基地(鱼苗繁育)+流转经营(成果转化)”模式规划运营,依托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引进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开展合方鲫、合方鲫2号、抗病草鱼等优质鱼类生殖发育及遗传育种、鱼类重要生物学性状形成机制、鱼类健康养殖等研究,为当地实现生态渔业绿色发展打下坚实的“良种”基础。
每年三月至六月是淡水鱼的繁育季节,也是荞麦湖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
在这里,博士跨着“三蹦子”,院士成了“泥腿子”。
下午四时,日头正盛,在荞麦湖上,一群头戴草帽、脚踩凉拖的年轻人正站在团队设计的人工打捞装置上,像渔夫那样有条不紊地投料、下网、捞鱼。
“那些都是我们的博士!”湖岸边,年过六旬的刘少军裤腿上满是泥水,正在指挥团队成员们作业。
随着被捞出水面的鱼被一批批倒入蓝色的塑料鱼箱,刘少军还要从中挑出各个品种的鱼苗,近距离观察它们的发育情况。
每天早晨六时,刘少军都会带着团队成员走进孵化车间,查看鱼的产卵情况,到了晚上十时多,还要亲自把控鱼类催产针注射工作,查看催产情况,结束一天的“巡湖”工作。
“刘院士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团队中资历较深的李武辉博士告诉记者,刘院士对繁育细节了然于胸,鱼苗握在手里,一眼便能看出养得好不好、水质行不行,进而对池塘情况、鱼苗状态进行严格把控。
“搞渔业的,要上得了学堂,下得了池塘。”刘少军说,从清晨到深夜,如此忙过三至六月,一年的研究材料也就有了着落。之后,青年博士们便回到实验室,埋头完成全年的研发任务。
在荞麦湖培育长成的淡水鱼种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具有良好的抗病性,适合在池塘、稻田、藕田等环境中生长。刘少军介绍,下一步,团队将深入开发“饲料精准投喂零浪费、池水循环利用零排放、池鱼分层喂养高效益”的循环生态养殖模式,推动淡水鱼远缘杂交最新技术实质性转化,有效解决渔业尾水排放污染高、灌喂养鱼品质低等问题,为全国水产种业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有了好“种”,接下来便是养好鱼,卖好鱼。
目前,示范基地已建立“优良产品繁育—标准化养殖—预制食品深加工—冷链生鲜仓储物流及销售—休闲体验观光”的一二三全产业链,每年可出产淡水鱼1万吨,小龙虾等特种水产5000吨,年产值3亿元,并计划把荞麦湖万亩水域逐步打造成中南五省乃至国内规模最大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为岳阳开展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提供渔业助力。
“渔业养殖以及食品加工并不是我们发展的终点。”张红塔说,接下来,基地还将研究推出“烧渔鲜、当渔民”等特色项目,通过发展“渔家乐、渔文化”等休闲渔业,建设一个集渔业科技成果推广、绿色渔产品加工、休闲观光体验农业等于一体的生态渔业公园,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